將哲學加到教育裡面,會不會只是要讓學生多補一科呢?
法國高中會考公佈了哲學考題,包括「我們可否放棄真理」、「是否必須要遭受不公,才能瞭解何謂公正」等申論題。
法國的會考制度自然有其歷史和文化淵源,法國哲學會考的考題不見得對我們來說也是好考題。然而,就重視哲學這點來看,與台灣的狀況差別就是值得比較的。
當人們漸漸發現,哲學似乎和概念分析、批判思考、邏輯推導等能力息息相關,就出現了不少要「教哲學」的呼聲——然而這究竟是什麼意思?
如果我們仔細思考一下,會注意到,其實有許多哲學關心的課題,其實早就已經存在在正式教育之中。思考與申論在「國文」之中,認知問題在「科學」之中,道德哲學與政治哲學在「社會」和「生活倫理」或「公民」之中。那為什麼我們還會覺得「我們需要哲學」呢?
如果我們仔細思考這問題,我們或許會理解,所謂「教哲學」,或許不一定是要把哲學獨立成一門標準的學科。我們需要哲學教育,需要的或許是考慮如何將哲學納入教育方法,而不是單純地「教哲學」。
相關思考:
* 朱家安,誰說我們不能靠標準答案學思辨? https://news.readmoo.com/…/…/09/kris-160509-standard-answer/
* 朱家安,沒有標準答案的哲學,該怎麼考試? https://tw.appledaily.com/new/realtime/20151203/745487/
* 賴天恆,哲學沒用,因為這樣考 https://opinion.udn.com/opinion/story/6685/2053950
* 賴天恆,與其考國文,不如考洪蘭 https://opinion.udn.com/opinion/story/6685/471798
▌烙哲學
◎ 作畫:沃草
◎ 加入烙哲學一起抬槓: http://citizenedu.tw/